床蝨入侵警報:如何辨識、預防與徹底消滅床蝨

什麼是床蝨?

床蝨(學名木蝨或俗稱臭蟲)是一種令人困擾的家居害蟲,特徵在於其半月形臭腺會分泌帶有異味的液體,爬行時留下刺鼻氣味,因此被稱為「臭蟲」。牠們的生命週期包含卵、若蟲及成蟲三階段,成蟲一生可產下75至200顆卵,最高甚至達540顆。床蝨主要以吸食人血為生,但也會攻擊家禽或寵物,僅需5至10分鐘即可吸飽血液,展現驚人的掠食效率。

床蝨入侵的成因

床蝨是家居常見的隱形殺手,這些小型褐色昆蟲專門吸食人類血液,尤其偏好兒童,因為他們體溫較高、代謝更快。根據專家指出,床蝨不僅會在床上出沒,還愛藏身於牆壁、床架、衣櫥、地毯和門框等處。一旦入侵,後果不堪設想:不僅破壞睡眠品質,還可能引發過敏反應。及早了解床蝨成因與徵兆,就能有效守護家庭安全。

床蝨的生活習性

不同於季節性害蟲,床蝨全年活躍,無冬眠期,成蟲壽命約為一年。牠們畏光,白天常隱匿於黑暗乾燥的角落,例如牆壁縫隙、牆紙背後、床架、衣櫥、被褥、地毯、木地板或門框等隱蔽處,伺機夜間出沒吸血,令人防不勝防。

床蝨的出沒地點

床蝨擅長藏匿於衣物或行李中,尤其在外遊時,若入住的酒店房間暗藏床蝨,牠們可能潛伏在衣物內被帶回家中。因此,選擇住宿時需格外謹慎,檢查房間清潔度,避免無意間將床蝨引入家中。

床蝨入侵徵兆

其他跡象包括床墊或家具上發現小褐色蟲體、隱藏處散發異味,或是夜間隱約聽到輕微爬行聲。若家中有二手家具或最近入住酒店,這些可能是入侵源頭。香港潮濕環境更助長床蝨繁殖,網購包裹也可能無意攜帶。

被床蝨叮咬的症狀

床蝨叮咬會引發皮膚紅腫、搔癢及過敏反應,叮咬痕跡通常成群出現(如手臂上7-8個小紅點)。若不慎抓撓,可能導致傷口細菌感染,嚴重時甚至引發持續數天的腫脹或不適,影響日常生活品質。嚴重時,甚至引發過敏或腫脹,症狀持續數天至一兩週。小朋友更容易受害,因為他們的皮膚敏感。

預防床蝨:從源頭封鎖隱藏堡壘

預防勝於治療!保持家居乾燥、通風是關鍵,避免床蝨滋生。定期檢查床鋪、沙發和衣櫥,丟棄二手家具,並修補牆壁裂縫、門框空隙。清洗床單、窗簾和衣物時,使用熱水高溫洗滌(至少60°C),並在密封塑膠袋中儲存。專家建議,在易藏蟲處放置沙薑(中藥店有售),裝入茶袋或襪子即可自然驅蟲,安全適用於嬰兒、孕婦和寵物。外出旅行後,立即檢查行李,避免將衣物直接放入衣櫥。這些簡單習慣,能大幅降低入侵風險。

news and events

Latest From Our Blog